創業前須深思的問題
以下幾方面內容供創業者參考,除了能較輕易取得借貸的資金或投資人投資外,也較不會盲目的創業。
1.企業定位
債權人或投資人總是先試圖從創業企業的整個創業企畫書中,以獲得創業者對於事業的定位,也就是要看到創業者是否有與眾不同的定位。
2.執行摘要
這是吸引投資人願意瞭解企畫的機會,通常在矽谷,比較標準的商業企畫書不會超過20頁,執行摘要不超過300字。
3.正當性
這裏所說的正當性不是合法性,而是正確性,所以要解釋為什麼要做?為什麼現在做?為什麼你要來做?。擁有知識和技術的創業者通常都是發現問題,然後就去解決問題,而往往沒有很好地診斷問題。
4.創業者承擔什麼風險
創業者不可以為自己準備退路,因為投資人要看創業者的風險是什麼,創業者將為未來的事業投入多少時間、多少資源、多少金錢,是否願意為創業放棄已經非常穩定的工作和收入,再怎麼樣投資人都不會願意承擔比創業者更大的風險。
5.企業遠景與經營模式說明
這需要將好的構想妥善包裝,創業者應當為企業構思一個清楚的遠景,讓投資人能有所期待,。
6.產品與服務基本介紹
這時創業者既能說明創意,又能保護自己的知識財產權,但創業者不需要將創業計畫中的核心技術問題全面透露,只需讓投資人感到有新意、有市場即可。
7.最想要解決什麼問題
要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,投資人對創業的領域可能會很陌生,投資人可能會認為不需要太大的成本就能達到同樣的效果,但創業者不同,一定要清楚界定準備解決什麼樣的問題,不過不要過度地設計。
8.顧客在那裏
創業者應當為投資人說明,企業的好產品或服務將如何開發顧客,如何讓顧客體驗到價格以外不可替代的價值。
9.競爭者在那裏
競爭激烈的經濟時代,競爭者無所不在,讓投資人清楚明白競爭者在那裏,才能讓投資人明白他的投資潛在風險有多大,同時也說明創業事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。
10.市場前景
創業者應該有一個快速成長的規劃,告訴投資人,自己的野心有多大,並將在多長的時間內獲得多大的市場佔有率,投資人才能評估投資的報酬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