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業傳奇 八里油心蛋
近年來許多人到八里遊玩,都會紛紛向當地人詢問八里的油心蛋,油心蛋是什麼?什麼時候八里的名產變成了油心蛋?宋記油心蛋在八里已經成為一則行銷的創業傳奇,到底有多好吃?成功的秘訣又在哪呢?
宋老闆表示,從老闆爺爺的那一代開始,宋家在就在南部養鴨產蛋,到了父親輩的時候,利用大量生產的鴨蛋開始製作鹹蛋皮蛋並且批發零售,但是社會條件變好,鹹蛋皮蛋的價格屢屢下滑,到了老闆這一代,鹹蛋皮蛋的生意已經無法再繼續維持生計,老闆當時經商失利,並開始站到自家生意的第一線,決定不然下游廠商繼續砍價。
當時,北部鹹鴨蛋最初名的是在北投地區,老闆看到北投當地的市場競爭太過激烈,於是就在相隔北投好幾公里外的八里開始販售鹹蛋,慢慢累積固定客源。在商品方面,當初看見新鮮蒸好的鹹蛋蛋黃,為了凸顯特色,便將自己的產品命名為油心蛋。接著在現場架鍋蒸蛋,老闆表示,台灣人大多相信現場製作這一套,只要拿到手上食物還殘存溫熱感,對食物新鮮的信賴感就會油然而生。
挑選鴨蛋時,店家認為北部的蛋比南部的蛋適合,所以特地選用宜蘭鴨寮的飽滿鴨蛋,敷上鹽巴、米酒調製的紅土醃製,夏天約二十五天,冬天約四十天,醃製完成的蛋清洗後入鍋,以中火炊煮約五十分鐘,經過這些繁雜的手續,一顆顆飽滿大粒的鴨蛋就變成了蛋黃油亮的八里油心蛋。